2025年7月19日—21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应用翻译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应用翻译研究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暨第十一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在呼和浩特隆重举行。我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付金泉出席开幕式,2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以及300 余名学者参会。外国语学院院长董君主持大会开幕式。

首先,我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付金泉向前来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内蒙古工业大学和外国语学院进行了简要介绍。他指出,外国语学院立足北疆建设需求、依托学校工科优势,在科技翻译与北疆非遗文化翻译等形成了特色优势;但与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他表示,本次会议以“人工智能时代下应用翻译研究与发展”为主题汇聚了翻译领域的顶级专家和行业精英,不仅是行业领域内的一场盛会,更为我校向各位专家学者学习取经并建立深入合作关系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之后,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应用翻译研究专委会名誉会长方梦之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前会长)罗选民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文地教授、《中国翻译》主编杨平、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分会会长张红教授分别进行开幕致辞。致辞嘉宾均对本次会议的学术价值给予高度肯定,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应用翻译研究的发展路径、应用翻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以及如何通过应用翻译助力中国话语国际传播、服务国家对外交流大局等议题分享了见解,并对与会者致以诚挚问候与殷切期望。开幕式后,与会者合影留念。
本次会议共设置1 个主会场和9个专题论坛分会场。9位与会专家代表分别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胡开宝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忠廉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赵军峰教授、中南大学范武邱教授、大连外国语大学邓耀臣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韩子满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周长银教授和河北师范大学李正栓教授。专家代表们在主会场结合应用翻译发展前沿及个人研究领域分别进行了引领性的主旨报告,与会者受益匪浅。

120余位与会代表围绕应用翻译史、翻译与中国近现代知识的形成、人工智能与应用翻译、应用翻译研究理论体系、应用翻译批评、翻译研究方法、应用翻译人才培养机制、非遗文化翻译及文明互鉴与应用翻译9个主题在分论坛进行研究汇报和研讨。专家点评人进行现场指导,与会者展开了热烈的学术交流。

期间,大会还特邀《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上海翻译》、《中国外语》、《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导刊》和《外语与翻译》的主编做客“主编·读者面对面”论坛,介绍办刊特色期刊、刊物栏目和选题以及期刊发展理念,并同与会者就应用翻译的相关研究问题进行了交流。

大会闭幕式上,专委会宣布本次参会的优秀论文评选结果并由嘉宾进行颁奖。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应用翻译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上海大学教授傅敬民进行大会总结发言。傅敬民教授对与会专家和学者的到来以及承办会议的工作人员表达了由衷的感谢,他高度评价本次会议有深度、有广度、有厚度,再次深入阐释了应用翻译的发展前景并呼吁广大学者共同为之努力。之后,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应用翻译研究专业委员会2026年及2027年年会的承办方代表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副院长关秀娟和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王勇刚分别进行发言。最后,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郭凌峰为会议致闭幕词。郭凌峰书记诚挚感谢了专委会和会议协办单位的信任与支持、参会专家学者的精彩分享和工作人员的细致服务。他评价此次会议是一场碰撞思想、激荡智慧的盛会,并祝愿广大学者以此为新起点在学术探索的天地书写更辉煌的篇章。
